送王介甫知毗陵
[宋代]:梅尧臣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
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左禾右刍}。
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县官,堂上怒奋须。
县官促里长,堂下鞭扑俱。
不体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问彼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请郡去,预喜民将苏。
每观二千石,结束辞国都。
丝鞯加锦缘,银勒以金涂。
兵吏拥後队,剑挝盛前驱。
君又不若此,革辔陪泥乌。
欵行问风俗,低意骑更驽。
下情靡不达,略细举其麤。
曾肯为众异,亦罔为世趋。
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刍}。
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
縣官促裡長,堂下鞭撲俱。
不體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問彼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請郡去,預喜民将蘇。
每觀二千石,結束辭國都。
絲鞯加錦緣,銀勒以金塗。
兵吏擁後隊,劍撾盛前驅。
君又不若此,革辔陪泥烏。
欵行問風俗,低意騎更驽。
下情靡不達,略細舉其麤。
曾肯為衆異,亦罔為世趨。
學詩聞已熟,愛棠理豈無。
唐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共有诗(1885篇)
明代:
多炡
几车书籍重新迁,绕架殷勤手自编。
一世蠹鱼同出入,千秋鸿宝足留连。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
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
:
刘凤梧
霜华争妒雁来红,时白时黄变幻中。太液遗芳今有主,莫因人去怅庭空。
霜華争妒雁來紅,時白時黃變幻中。太液遺芳今有主,莫因人去怅庭空。
宋代:
李之仪
十年采石寄漂蓬,广济虽名寺亦空。将为新来有消息,依前山不结蓬笼。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将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
范景文
减俸劝施收几斛,沟中或可存遗骨。青州富守亦何人,苦口属告我良牧。
減俸勸施收幾斛,溝中或可存遺骨。青州富守亦何人,苦口屬告我良牧。
清代:
殷秉玑
看一角高楼红晕。望断遥天,画栏偷凭。柳外长虹,艳魂早已化秋冷。
落花三径。吹不去春风影。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
看一角高樓紅暈。望斷遙天,畫欄偷憑。柳外長虹,豔魂早已化秋冷。
落花三徑。吹不去春風影。萬古此茫茫,算多少英華消盡。
宋代:
郑洪
故园梅树三年别,长忆看花溪雪晴。巧出疏篱便萧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扬州何逊足诗兴,茅屋己公无俗情。画图忽见转愁绝,遥想月华枝上生。
故園梅樹三年别,長憶看花溪雪晴。巧出疏籬便蕭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揚州何遜足詩興,茅屋己公無俗情。畫圖忽見轉愁絕,遙想月華枝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