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顿起二首
[宋代]:苏轼
挽袖推腰踏破绅,旧闻携手上天门。
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
新学已皆従许子,诸生犹自畏何蕃。
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
(顿君及第时,余为殿试编排官,见其答策语颇直。
其后与子由试举人西京,既罢,同登嵩山绝顶。
尝见其唱酬诗十余首,顿诗中及之。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去岁见之于青州。
)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径。
何人更似苏司业。
和遍新诗满洛城。
挽袖推腰踏破紳,舊聞攜手上天門。
相逢應覺聲容似,欲話先驚歲月奔。
新學已皆従許子,諸生猶自畏何蕃。
殿廬直宿真如夢,猶記憂時策萬言。
(頓君及第時,餘為殿試編排官,見其答策語頗直。
其後與子由試舉人西京,既罷,同登嵩山絕頂。
嘗見其唱酬詩十餘首,頓詩中及之。
)十二東秦比漢京,去年古寺共題名。
(去歲見之于青州。
)早衰怪我遽如許,苦學憐君太瘦生。
茅屋拟歸田二頃,金丹終掃雪千徑。
何人更似蘇司業。
和遍新詩滿洛城。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
郑惠真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唐代:
张乔
闲倚蒲团向日眠,不能归老岳云边。
旧时僧侣无人在,惟有长松见少年。
閑倚蒲團向日眠,不能歸老嶽雲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松見少年。
宋代:
方岳
风逗湘帘雪絮飞,池痕雨过麹尘肥。
扬州十里春犹在,细柳营深解铁衣。
風逗湘簾雪絮飛,池痕雨過麹塵肥。
揚州十裡春猶在,細柳營深解鐵衣。
明代:
湛若水
何曾二子游杨辈,霜雪青霞候我门。可是行云无定迹,东风招手白云端。
何曾二子遊楊輩,霜雪青霞候我門。可是行雲無定迹,東風招手白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