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侯儿
[清代]:方文
韩侯之族世所悲,韩侯有儿人莫知。我今痛饮淮阴市,请为君歌《韩侯儿》。
侯昔钟室衔冤日,小儿三岁谁能匿。有客毅然窃负逃,密以情探萧相国。
相国闻之惊且忧,为言关陇不可留。作书授客使入海,南粤赵佗堪与谋。
赵佗夙与萧韩善,养儿成人延一线。去韩之半改姓韦,子孙渐繁满乡县。
因之世世为土官,魏晋以后休隐瞒。萧相前书赵王册,刻诸金石永不刊。
韩襄毅公曾有说,乍闻此事叹奇绝。其客姓名虽不传,自与程婴比风烈。
钓台之下淮水奔,我来泊舟先怆魂。千古英雄有本色,死生贵贱何足论。
要知吕亡汉亦灭,韩侯血食至今存。
韓侯之族世所悲,韓侯有兒人莫知。我今痛飲淮陰市,請為君歌《韓侯兒》。
侯昔鐘室銜冤日,小兒三歲誰能匿。有客毅然竊負逃,密以情探蕭相國。
相國聞之驚且憂,為言關隴不可留。作書授客使入海,南粵趙佗堪與謀。
趙佗夙與蕭韓善,養兒成人延一線。去韓之半改姓韋,子孫漸繁滿鄉縣。
因之世世為土官,魏晉以後休隐瞞。蕭相前書趙王冊,刻諸金石永不刊。
韓襄毅公曾有說,乍聞此事歎奇絕。其客姓名雖不傳,自與程嬰比風烈。
釣台之下淮水奔,我來泊舟先怆魂。千古英雄有本色,死生貴賤何足論。
要知呂亡漢亦滅,韓侯血食至今存。
唐代·方文的简介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方文共有诗(20篇)
明代:
董其昌
曾从朝隐识星精,亥字今看乐寿并。绛帐每听堂后曲,朱颜方酿雉头羹。
时逢尧舜宁虚贵,归事羲皇好达生。世出世间多胜业,幔亭何必减蓬瀛。
曾從朝隐識星精,亥字今看樂壽并。绛帳每聽堂後曲,朱顔方釀雉頭羹。
時逢堯舜甯虛貴,歸事羲皇好達生。世出世間多勝業,幔亭何必減蓬瀛。
宋代:
刘克庄
出海新蟾玉半钩,风翻荷荡起栖鸥。
女郎定有穿针约,偷看明河记立秋。
出海新蟾玉半鈎,風翻荷蕩起栖鷗。
女郎定有穿針約,偷看明河記立秋。
:
程滨
似见咿呀初学步,谁知冠礼竟加余。春秋铸就慵疏性,辜负家藏几柜书。
似見咿呀初學步,誰知冠禮竟加餘。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家藏幾櫃書。
宋代:
杨冠卿
松菊依然绕旧庐,西风归兴动鲈鱼。
归来有酒辄成醉,旋摘秋园雨后蔬。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鲈魚。
歸來有酒辄成醉,旋摘秋園雨後蔬。
唐代:
杜甫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
窦侍禦,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鲠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甯君軀。
宋代:
张炜
数干当櫩眼便青,翠阴千亩况为邻。休贪冷地闲风月,好作清朝劲节人。
數幹當櫩眼便青,翠陰千畝況為鄰。休貪冷地閑風月,好作清朝勁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