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
词语解释
囫囵[ hú lún ]
⒈ 完整;整个儿。含糊;糊涂。
引证解释
⒈ 完整;整个儿。
引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气毬》曲:“元气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圇。”
《西游记》第二四回:“﹝ 八戒 ﹞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
孙梨 《村歌》下篇九:“一辈子了,你们谁见过我穿一件囫囵衣裳?”
⒉ 含糊;糊涂。
引《朱子语类》卷三四:“道理也是一箇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 老 庄 所谓恍惚者。”
囫圇,一本作“鶻沦”。 元 汤式 《一枝花·自省》曲:“想思梦不觉,囫圇谜难猜。”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若早知你这般圈繢,那般局段,急抽身不囫圇。”
国语辞典
囫囵[ hú lún ]
⒈ 完整、整个。
引元·张可久〈沉醉东风·元气初包混沌〉曲:「元气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囵。」
《西游记·第四三回》:「将这两个和尚囫囵蒸熟,具柬去请二舅爷来,与他暖寿。」
⒉ 笼统含糊。也作「鹘沦」。
引《朱子语类·卷三四·论语·述而篇》:「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如老庄所谓恍惚者。」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没得解说,只囫囵说一句『救荒无奇策』罢了。」
英语complete, whole
德语ganz
法语tout entier
分字解释
造句
1.由于太饿了,饭菜一上来,我便囫囵吞枣吃起来,结果给噎着了。
2.我们要细心体会课文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
3.读书要反复的读不能囫囵吞枣。
4.学习不认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学习态度。
5.我常常的把水浒传上的人物张冠李戴的乱说一气,老师告诉我不能囫囵吞枣的看书!
6.囫囵吞枣的也没太明白,过几天再看一遍。
7.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8.读书就像品茶一样,囫囵吞枣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9.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10.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