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庸无道的成语故事


昏庸无道

拼音hūn yōng wú dào

基本解释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5回:“言杨太后嗔恨陛下昏庸无道,悖伦逐母,召集故党,贿赂旧属。”


暂未找到成语昏庸无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昏庸无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高蹈远举 宋·王琳《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
日甚一日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骄生惯养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如履薄冰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劳民伤财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鬼烂神焦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不分青红皂白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废书而叹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