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舞足蹈的成语故事


手舞足蹈

拼音shǒu wǔ zú dǎo

基本解释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暂未找到成语手舞足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手舞足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双栖双宿 宋 尤袤《全唐诗话》卷六:“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盲人说象 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生龙活虎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费尽心机 宋 戴复古《石屏集 论诗绝句》:“有时勿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天昏地暗 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肝胆过人
极重不反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经纬天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多情善感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