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子(中吕调)
[宋代]:柳永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彤霞衫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九凝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感行客。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路久沈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闻野猿啼,愁听得。见钓舟初出,芙蓉渡头,鸳鸯难侧。干名利禄终无益。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翠蛾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利名牵役。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霧斂澄江,煙消藍光碧。彤霞衫遙天,掩映斷續,半空殘月。孤村望處人寂寞,聞釣叟、甚處一聲羌笛。九凝山畔才雨過,斑竹作、血痕添色。感行客。翻思故國,恨因循阻隔。路久沈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織。聞野猿啼,愁聽得。見釣舟初出,芙蓉渡頭,鴛鴦難側。幹名利祿終無益。念歲歲間阻,迢迢紫陌。翠蛾嬌豔,從别後經今,花開柳拆傷魂魄。利名牽役。又争忍、把光景抛擲。
唐代·柳永的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共有诗(290篇)
近现代:
施蛰存
一梦红楼三百年,燕京风物付云烟。凭君话旧存文献,又见都城纪胜编。
一夢紅樓三百年,燕京風物付雲煙。憑君話舊存文獻,又見都城紀勝編。
明代:
佘翔
北斗天高不可从,灵岩壁立翠重重。松间此日来双鹤,云里何年驻六龙。
短褐朝元随羽节,空山采秀蹑仙踪。日斜笑倚卢敖杖,谷口西风落暝钟。
北鬥天高不可從,靈岩壁立翠重重。松間此日來雙鶴,雲裡何年駐六龍。
短褐朝元随羽節,空山采秀蹑仙蹤。日斜笑倚盧敖杖,谷口西風落暝鐘。
唐代:
刘长卿
新安君莫问,此路水云深。江海无行迹,孤舟何处寻。
青山空向泪,白月岂知心。纵有馀生在,终伤老病侵。
新安君莫問,此路水雲深。江海無行迹,孤舟何處尋。
青山空向淚,白月豈知心。縱有馀生在,終傷老病侵。
宋代:
韩淲
世间何处不埃尘,百巧争如付一真。固蒂深根元属我,随波逐浪也由人。
狂风骤雨时常有,野草闲花日逐新。安得雪堂老居士,同歌江上一犁春。
世間何處不埃塵,百巧争如付一真。固蒂深根元屬我,随波逐浪也由人。
狂風驟雨時常有,野草閑花日逐新。安得雪堂老居士,同歌江上一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