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答明略并呈鲁直
[宋代]:晁补之
廖君愤世谈刺口,人言宁食葱三斗。
轩然齃鼻颐隐肩,日日醉市驱驴还。
我初目病视彷佛,望君有异大人间。
新丰两行惜不上,竹林风来虚自赏。
俯头落笔千人惊,一战取齐余两城。
田生龙甲赖束苇,诡胜尾热安知荣。
盈盈府中谁怜此,为君愧惭黄夫子。
论功欲识非战罪,试使喑恶走杨喜。
君不见方朔高才良独难,割肉要令生自弹。
北军给食谁致尔,羊求平昔安能攀。
偶然捧檄忽掷板,鸟自知还云出山。
廖君憤世談刺口,人言甯食蔥三鬥。
軒然齃鼻頤隐肩,日日醉市驅驢還。
我初目病視彷佛,望君有異大人間。
新豐兩行惜不上,竹林風來虛自賞。
俯頭落筆千人驚,一戰取齊餘兩城。
田生龍甲賴束葦,詭勝尾熱安知榮。
盈盈府中誰憐此,為君愧慚黃夫子。
論功欲識非戰罪,試使喑惡走楊喜。
君不見方朔高才良獨難,割肉要令生自彈。
北軍給食誰緻爾,羊求平昔安能攀。
偶然捧檄忽擲闆,鳥自知還雲出山。
唐代·晁补之的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共有诗(759篇)
宋代:
王称
两山夹飞流,曲折始东走。排空殷崩雷,出峡去愈骤。
商人数畏津,渔子骇奔溜。回澜乍窥渊,迸濑乱泄窦。
兩山夾飛流,曲折始東走。排空殷崩雷,出峽去愈驟。
商人數畏津,漁子駭奔溜。回瀾乍窺淵,迸濑亂洩窦。
清代:
柯崇朴
作客由燕赵,今朝入楚来。岩城临翠壁,荒磴没苍苔。
山鸟一声寂,飞泉百道开。潇湘云正远,征骑几时回。
作客由燕趙,今朝入楚來。岩城臨翠壁,荒磴沒蒼苔。
山鳥一聲寂,飛泉百道開。潇湘雲正遠,征騎幾時回。
宋代:
黄洪
龙舟大半没西湖,此是先皇节俭图。三十六年安静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裡,棹歌一曲在康衢。
清代:
易顺鼎
灵旗风大。怅春阴换尽,都飞凉霭。鱼地铺冰,蟾天浸月,不照寻常眉黛。
小蚊已辞秋帐,成就芳名百代。泪休洒,自翠蛾无恙,青蝇安在。
靈旗風大。怅春陰換盡,都飛涼霭。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明代:
于慎行
诸生祖帐拥离颜,云际飞凫不可攀。万里天悬琼岛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岭通闽路,海水南头望汉关。此日鲛人愁正极,因君欲见去珠还。
諸生祖帳擁離顔,雲際飛凫不可攀。萬裡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鲛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宋代:
周密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头楼观五云间。人间方士多无赖,故把钗钿戏阿环。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頭樓觀五雲間。人間方士多無賴,故把钗钿戲阿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