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泰山石刻题后
[清代]:孙星衍
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
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
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
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
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
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
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
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
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间。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
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
题名傥留世,何必归子孙。
穆書失政和,獵鼓疑宇文。峄山會稽書,摹勒非其真。
茲碑立榛莽,缺畫鬼所扪。迩來碧霞宮,複遭野火燔。
豈其坑儒魂,來報焚書冤。阿房三月灰,餘焰猶複然。
我言嬴秦罪,在廢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毀經而經尊。
幾令周孔字,禁抑不得傳。非有叔重功,六義無淵原。
堂堂李丞相,獨著《倉颉篇》。奉诏寫石旁,下筆整不偏。
斥棄徒隸文,程邈讵敢幹。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
試讀《逐客書》,後愚而前賢。觀其遘時屯,變本亦可憐。
眇然訪遺本,落落區宇間。愛此匪恤私,持贈友意殷。
人身不及紙,完好無百年。楚人得失弓,達者忘其人。
題名傥留世,何必歸子孫。
唐代·孙星衍的简介
孙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后迁居金陵。少年时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以文学见长,袁枚称他为“天下奇才”。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善本。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多种文集。
孙星衍共有诗(10篇)
宋代:
韩维
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
岂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
善教邈無迹,其流在民心。君看魯太師,廟食猶至今。
豈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趨營止目前,不顧患害深。
宋代:
张咏
东风习习吹庭树,知道春权移日驭。
青红独解露春心,凝冷无言避春去。
東風習習吹庭樹,知道春權移日馭。
青紅獨解露春心,凝冷無言避春去。
元代:
方回
楼南红气满霜天,新霁湖山晓色妍。
七日喜逢长至日,百年惭到古稀年。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霁湖山曉色妍。
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
宋代:
周文璞
伏事三茅过一生,痴心不望羽车迎。
旧时手种黄龙子,今解升云入太清。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
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雲入太清。
宋代:
陆游
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
壮哉千尺塔,摄衣上上头,眼力老未减,足疾新有瘳,幸兹济胜具,俯仰隘九州。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遊。
壯哉千尺塔,攝衣上上頭,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幸茲濟勝具,俯仰隘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