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山访道士李仙师
[宋代]:释契嵩
日出野旷明,肃然访道生。杳渺湖外去,散诞云边行。
秋高天宇净,脱叶飞纵横。乘风度林岭,转觉衣屦轻。
时闻缥缈间,微飙传鹤声。知与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须臾转幽谷,紫府芝田平。仙童走脚报,松子来门迎。
接袂语且笑,所欢非欲情。丹脸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开筵罗玉粒,盘餐馐紫英。绸缪似交旧,洒落怀抱倾。
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欲有重寻约,还忧变高名。
日出野曠明,肅然訪道生。杳渺湖外去,散誕雲邊行。
秋高天宇淨,脫葉飛縱橫。乘風度林嶺,轉覺衣屦輕。
時聞缥缈間,微飙傳鶴聲。知與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須臾轉幽谷,紫府芝田平。仙童走腳報,松子來門迎。
接袂語且笑,所歡非欲情。丹臉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開筵羅玉粒,盤餐馐紫英。綢缪似交舊,灑落懷抱傾。
薄暮忍雲去,徘徊倚山楹。欲有重尋約,還憂變高名。
唐代·释契嵩的简介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释契嵩共有诗(72篇)
近现代:
施蛰存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处艰。左行防陷泽,北注复归山。
白石漱不尽,贞禽去即还。流香莫嫌近,兰芷老逾悭。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複歸山。
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悭。
唐代:
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
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隻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别是湖邊。
近现代:
黄绮
院深人寂寂。怯细雨朝寒,睡浓无力。临轩一声笛。
甚惊心难定,玉阶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归途应忆。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
清代:
董讷
漭沆连沧海,风吹一叶轻。村从波际出,草逼浪痕生。
地阔无山影,天空有雁鸣。最怜釜底处,何日奏平成?
漭沆連滄海,風吹一葉輕。村從波際出,草逼浪痕生。
地闊無山影,天空有雁鳴。最憐釜底處,何日奏平成?
宋代:
文天祥
予自皋亭山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误。
闻故人刘小村、陈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
予自臯亭山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誤。
聞故人劉小村、陳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
明代:
王世贞
徐生貌温如,骨节不茅靡。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
拂袖平原门,掩关骠骑里。不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
徐生貌溫如,骨節不茅靡。興詞雖沃若,所造有根柢。
拂袖平原門,掩關骠騎裡。不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