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江邻几癸巳六月十日同刁吴韩杨饮范景
[宋代]:梅尧臣
江翁多感慨,饮散来直庐。
题踪有旧友,连蹇常与渠。
昨归天禄下,念昔悲有余。
未久复外补,安能恋清虚。
得请向苕霅,幽怀寄禽鱼。
高城浸湖光,面面当红蕖。
晚乘画舫游,四坐罗轻裾。
数杯已酩酊,万事应破除。
不爱趋时近,不恤与世疏。
百岁且过半,冉冉将焉如。
谁慕八十叟,犹在磻溪渔。
嗟哉再宿夕,乃自仲秋初。
清谈固隔绝,可见壁上书。
江翁多感慨,飲散來直廬。
題蹤有舊友,連蹇常與渠。
昨歸天祿下,念昔悲有餘。
未久複外補,安能戀清虛。
得請向苕霅,幽懷寄禽魚。
高城浸湖光,面面當紅蕖。
晚乘畫舫遊,四坐羅輕裾。
數杯已酩酊,萬事應破除。
不愛趨時近,不恤與世疏。
百歲且過半,冉冉将焉如。
誰慕八十叟,猶在磻溪漁。
嗟哉再宿夕,乃自仲秋初。
清談固隔絕,可見壁上書。
唐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共有诗(1885篇)
清代:
陶在铭
粗官滥吹易三年,回首春风入境天。芳草一畦黄犊雨,晴波干顷白鸥烟。
清时桴鼓声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鸡犬独翛然。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幹頃白鷗煙。
清時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翛然。
清代:
程云
九日易为风,凄其远望同。碧山分雪白,黄叶变霜红。
客梦初闻雁,乡心久忆菘。祇今将改岁,何以谢东蒙。
九日易為風,凄其遠望同。碧山分雪白,黃葉變霜紅。
客夢初聞雁,鄉心久憶菘。祇今将改歲,何以謝東蒙。
近现代:
袁荣法
四合烽烟,更无閒地悲离黍。旧家池馆闭东风,呜咽淮流语。
海上红桑万亩。驾楼台、珠尘绣雾。吟壶一粟。戢影繁华,崚扃门户。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台、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
南北朝:
邹浩
芜城兆霜雪,颍川凋芰荷。昔别情已矣,今别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车悬■。后日知谁同,蝉声犹暮多。
蕪城兆霜雪,颍川凋芰荷。昔别情已矣,今别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後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恨月时。见说天长在甚处,照教人老待奚为。
婵娟东面才如鉴,屈曲西边却似眉。由此遂多悲与喜,尧夫非是爱吟诗。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婵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