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状
词语解释
行状[ xíng zhuàng ]
⒈ 即行述。
英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 deceased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履历;事迹。
引《汉书·高帝纪下》“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行状,年纪也。”
《后汉书·李善传》:“时 钟离意 为 瑕丘 令,上书荐 善 行状。”
《晋书·刘弘传》:“臣輒以 勃 为 归乡令,贞 为 信陵令。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曾子之说》:“孔子 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此 孔子 未死前自作行状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阿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⒉ 文体名。专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也称状、行述。
引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凡人之事迹,非大善大恶,则众人无由知之,故旧例皆访问於人,又取行状諡议,以为一据。”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洪思 作夫人行状,言卒之日,以所临 忠端公 《孝经》,授其子 棻堂。”
国语辞典
行状[ xíng zhuàng ]
⒈ 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南朝梁·刘勰唐·李翶〈百官行状奏〉:「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也作「行述」。
引《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
近事迹
行状[ xìng zhuàng ]
⒈ 记述死者生平行为的文字。
最近近义词查询:
忽然的近义词(hū rán)
带动的近义词(dài dòng)
真正的近义词(zhēn zhèng)
同情的近义词(tóng qíng)
踏踏实实的近义词(tà tà shí shí)
寻找的近义词(xún zhǎo)
恶毒的近义词(è dú)
盲目的近义词(máng mù)
帮忙的近义词(bāng máng)
年青的近义词(nián qīng)
时辰的近义词(shí chén)
不成的近义词(bù chéng)
感染的近义词(gǎn rǎn)
何况的近义词(hé kuàng)
布告的近义词(bù gào)
体例的近义词(tǐ lì)
对象的近义词(duì xiàng)
不利的近义词(bù lì)
目的的近义词(mù dì)
刮目相看的近义词(guā mù xiāng kàn)
感谢的近义词(gǎn xiè)
技巧的近义词(jì qiǎo)
充塞的近义词(chōng sè)
喷香的近义词(pèn xiāng)
电话的近义词(diàn huà)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tǔ gǎi土改
- fēn guāng分光
- zhǒng zi种子
- lǐ suǒ dāng rán理所当然
- zhèi xiē zǐ这些子
- sī guāng mián丝光棉
- guāng huán光环
- tóng xīn tóng dé同心同德
- diǎn jī点击
- ruì shì瑞士
- hū rán忽然
- kuài chē快车
- jué duàn决断
- shèn zhì甚至
- chēng rǎng抢攘
- liáo liáo wú jǐ寥寥无几
- gōu dùn勾盾
- lǐ shì理事
- zǔ guó祖国
- bái jīn白金
- dǎ gōng打工
- bié shuō别说
- shēng bǐ声比
- zài zhōu fù zhōu载舟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