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niàn

观念

拼音guān niàn
注音ㄍㄨㄢ ㄋ一ㄢˋ

繁体觀念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观念[ guān niàn ]

⒈  思想意识。

传统观念。

idea; concept; sense;

⒉  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

⒊  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要在观念上,把党外凡是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当成党内干部一样来看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和记忆。

唐 魏静 《<禅宗永嘉集>序》:“物物斯安,观念相续;心心靡间,始终抗节。”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

⒉  思想意识。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李自成 者,迫于飢寒,揭竿而起,固无革命观念,尚非今日 广西 会党之儕也。”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序》:“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每个民族几乎无例外地都需要清除私有制度以及它在观念上遗留下来的垃圾。”

⒊  观点;概念。

胡适 《<吴虞文录>序》:“他的主要观念也只是‘ 孔子 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一个观念。”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可惜他所说都是零星片断,不能给我一明晰的观念。”

国语辞典

观念[ guān niàn ]

⒈  由外界感受而来对事物的心象。

概念 观点

⒉  重现人心的过去印象。

⒊  由认知作用而来的意识,如感觉、知觉、幻觉、想像、概念等。

分字解释

※ "观念"的意思解释、观念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纵观西方思想家们关于正义观念的论述,可以得出正义的一般结论:正义即各得其所。

2.我渐渐学到,为当时不受欢迎的想法或观念而战,永远是值回票价的,千万别屈服匆促而轻率的大众协议。

3.不清除抱残守缺的旧观念,就不能很好地投身改革的大潮。

4.“美是个观念,必定如何如何,连对于美的喜欢亦有定型的感情,必定如何如何,张爱玲却把我的这些全打翻了。我常常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

5.每一个成*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并支配孩于的思想和感情。没有实际行动就谈不到道德。为儿童树立榜样首先意味着激励孩子去作好事。

6.在这些再创造余地很大的译述、意译、节译中,不难辨认出文学观念演变的足迹。

7.当教师在课堂上真切的感受时,每一个人的心灵不断诞生新彩观念。宛如姹紫嫣红的鲜花在春天绽放一般,他或她就开始际遇教学的本质,体验教学的神圣。

8.一般不做自我辩护,但可以澄清一些观念、一些选择、一些是非。

9.正是我们在选择面前产生的焦虑、自责和力不从心,促进了今天的消费观念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改变的进程。

10.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应当摒弃“文人相轻”的陈腐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