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

下意

拼音xià yì
注音ㄒ一ㄚˋ 一ˋ

词语解释

下意[ xià yì ]

⒈  谓屈意;虚心和顺。

⒉  出主意;作决定。

⒊  随意。

引证解释

⒈  谓屈意;虚心和顺。

《汉书·蒯通传》:“彼 东郭先生、梁石君,齐 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诸兄每读经传,輒下意难问。”
周寿昌 注补正:“下意,犹《礼》‘下气怡色’之谓也。难问,辨难詰问也。”

⒉  出主意;作决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贾充 初定律令,与 羊祜 共咨太傅 郑冲 …… 羊 曰:‘上意欲令小加弘润。’ 冲 乃粗下意。”
《梁书·元帝纪》:“﹝ 元帝 ﹞初生患眼, 高祖 自下意治之,遂盲一目,弥加愍爱。”
《魏书·崔休传》:“休 久在臺阁,明习典礼,每朝廷疑议,咸取正焉。诸公咸相谓曰:‘ 崔尚书 下意处,我不能异也。’”

⒊  随意。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下意的送二两银子,也不叫他住二日,就打发他家去了!”

国语辞典

下意[ xià yì ]

⒈  委屈己意。

《汉书·卷四五·蒯通传》:「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

⒉  虚心求教。

《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

⒊  决定、主张。

《魏书·卷六九·崔休传》:「诸公咸相谓曰:『崔尚书下意处,我不能异也。』」
《梁书·卷五·元帝本纪》:「初生患眼,高祖自下意治之,遂盲一目,弥加愍爱。」

⒋  随意、随便。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下意的送二两银子,也不叫他住两日,就打发他家去。」

分字解释

※ "下意"的意思解释、下意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范老头子似乎下意识地认为这个人是"东床坦腹"的王导,也许将来可以做得他家乘龙快婿的。

2.方应物猝不及防,被撞了个正着,下意识伸出手去,却抱住了一团软乎乎的身躯。

3.夜夕辰被眼前这一幕吓了一跳,手中雷电下意识的甩了出去,那女人地面孔毫发无损,夜夕辰定睛细看,原来只是一个雕刻,只是雕刻地手法极其逼真,栩栩如生za ojv.com。

4.从一个人的衣着、面色、下意识的小动作、偶尔吐出的个别话语,他的精神状态基本上昭然若揭。

5.我脑子里只能想棋,只能思考棋子的运动,象棋的问题。有时候我醒过来,额上汗津津的,我发现,我甚至在睡梦中大概也在下意识地下棋,要是我梦见人,那么这些人也跟车、象一样地移动,也跳着马步或进或退。

6.但事实上当化石挖掘者抡起铁锤去敲击岩石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去躲避那些飞溅的碎片.

7.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8.站在原地瞻仰片刻,忽的想起后世在墓阙重门上看到的一副楹云,下意识的低声吟诵起来:“正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9.一身纵横人世间;一剑在手何谓难?斩尽天下意未尽;屠遍人间不等闲!风凌天下

10.看来一个人最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就是半梦半醒之间,无论做任何事情首先是怀疑自己,然后下意识地不允许自己出现错误,用找不到缺陷的词语来回答,结果是每一件事情的结果。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