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tou

舌头

拼音shé tou
注音ㄕㄜˊ ˙ㄊㄡ

繁体舌頭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舌头[ shé tou ]

⒈  人和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根生在口腔底上。

tongue;

⒉  为了侦察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

抓到一个舌头。

an enemy soldier captured for the purpose of extracting information;

引证解释

⒈  口中辨味、助嚼、助发音的器官。

《水浒传》第五三回:“李逵 道:今后但吃荤,舌头上生碗来大疔疮!”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头来舐他的头。”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祥子 没有个便利的嘴,想要说的话很多,可是一句也不到舌头上来。”

⒉  称为侦讯敌情中捕获的敌哨。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火线春节夜》:“我是师部的侦察员,上级叫我去‘捉舌头’。”

国语辞典

舌头[ shé tou ]

⒈  具有摄食、分辨滋味、协助发音、咀嚼的器官。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头来舐他的头。」

⒉  讲闲话。

《金瓶梅·第五一回》:「有桩事儿,我也不是舌头,敢来告你说。」

分字解释

※ "舌头"的意思解释、舌头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但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

2.思想到行动距离,就像舌头到鼻子的距离一样,很近又很远。

3.中午骄阳似火,狗热得吐出舌头;鸡热得直打翅膀。但是只有荷花在夏天努力生长,“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正像一位舞蹈家在一片荷叶丛中跳舞。那荷叶是一个天然得舞台,这构成了一幅风景图。

4.看着花呀草呀茂盛的长着,杨树也不甘示弱的拨掉头上的残学,吐出了小舌头;柳树便吐出了黄色的嫩芽,就像一只只刚出世的小鸭子。

5.青蛙不光吃蚊子、苍蝇和水里的孑孓,还大量捕食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只要一遇见害虫,青蛙的舌头就迅速翻射出口外,粘住小虫,卷入口中,常常是百发百中,它是有名的捉虫能手。

6.已经铸成大错,现在说这些早已没用了。我绞尽脑汁,想再找句安慰周的话。可我这人笨嘴拙舌的,一到了关键时刻就会舌头打结,嘴巴张不开。

7.小花猫早上起来先伸一下懒腰,然后再坐起来,用两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点唾沫,像人一样地洗着脸,再用舌头不停地舔着自己的毛皮,直到有一点光亮为止。

8.火球般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树木被烤得聋拉着头,狗趴在阴凉处吐出了红舌头,蝉在树上拼命地嘶叫,处处憋闷,处处烦人。

9.那是个骄阳似火的中午,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路上的狗不停地舔着舌头,人们不停地用扇子扇着……天气真热!

10.撒在上面的盐给舌头一种敏锐的快感,在奶酪中加些盐增加咀嚼时的松脆声,在面团中再加些盐遮盖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