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
词语解释
兵役[ bīng yì ]
⒈ 指当兵的义务。
例服兵役。
英military service;
⒉ 指战争。
例兵役连年。
英war;
引证解释
⒈ 当兵服役;当兵的义务。
引《尉缭子·战威》:“乡里相劝,死丧相救,兵役相从,此之所励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凡遣兵役,握手送离。”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后世兵出召募,而兵役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的光荣义务。”
⒉ 指战事。
引《后汉书·质帝纪》:“兵役连年,死亡流离。”
宋 叶适 《故大理正知袁州罗公墓志铭》:“其在 袁州,开禧 兵役猝起。”
国语辞典
兵役[ bīng yì ]
⒈ 战事。
引《后汉书·卷六·孝质帝纪》:「又兵役连年,死亡流离,或支骸不敛,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
⒉ 对国家服任一定期限的军事任务,称为「兵役」。为宪法赋予人民应尽的义务。
英语military service
法语service militaire
分字解释
造句
1.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对内穷奢极侈,对外连年用兵,沉重的徭役、兵役逼得农民走投无路,民不聊生之下,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维护了祖国的安全,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才能保障各项公民权利的实现。
3.当我到了服兵役的年龄,我会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军,保卫祖国!
4.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维护了祖国的安全,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才能保障各项公民权利的实现。
5.转眼间,古麟十一岁,为避兵役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打铁,日复一日在火炉旁挥汗如雨,转眼又三年过去。
6.由于道德上的原因而拒绝服兵役者。
7.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解决了,谁知第二天仇镇长竟带着那批军人又过来了,进入院门便说我违反龙国兵役法,不遵从紧急征兵,不由分说,便要将我逮捕。
8., 当我到了服兵役的年龄,我会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军,保卫祖国!
相关词语
- shēn yì身役
 - mín bīng民兵
 - shēng bīng声兵
 - xīng bīng兴兵
 - lì yì力役
 - yòng bīng用兵
 - sè yì色役
 - bù bīng步兵
 - bīng shì兵士
 - láng tǔ bīng狼土兵
 - dòng bīng动兵
 - shēng lì bīng生力兵
 - bīng lì兵力
 - bīng fǎ兵法
 - zú shí zú bīng足食足兵
 - shì bīng士兵
 - quán mín jiē bīng全民皆兵
 - zhàn yì战役
 - yuǎn yì远役
 - xiàn yì宪役
 - lǔ yì虏役
 - yōng bīng拥兵
 - yóu yì邮役
 - de yì的役
 - fú yì服役
 - bǔ yì捕役
 - yì sī役思
 - zhēng yì征役
 - bīng huá兵哗
 - bīng xiōng zhàn wēi兵凶战危
 - mù yì募役
 - cùn bīng chǐ tiě寸兵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