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舍行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例子叶圣陶《知识分子》:“于是来了‘不遇’的叹息,来了‘用舍行藏’的人生哲学。”
基础信息
拼音yòng shě xíng cáng
注音ㄩㄥˋ ㄕㄜˇ ㄒ一ㄥˊ ㄘㄤˊ
繁体用捨行藏
感情用舍行藏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士大夫的处世态度。
近义词用行舍藏
英语an attitude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for the appointment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长嘘短气(意思解释)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释)
- 安身之处(意思解释)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神经过敏(意思解释)
- 死胡同(意思解释)
- 变化无方(意思解释)
- 拔毛连茹(意思解释)
- 奸夫淫妇(意思解释)
- 红颜薄命(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淆是非 |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帮倒忙 |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难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