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首顿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基础信息
拼音yáo shǒu dùn zú
注音一ㄠˊ ㄕㄡˇ ㄉㄨㄣˋ ㄗㄨˊ
繁体摇首頓足
感情摇首顿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懊悔的神态。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大有可为(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屈指可数 |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 |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