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徒读父书徒读父书的意思
shū

徒读父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例子括徒读父书,不知变通,非将才,愿王勿遣。(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tú dú fù shū

注音ㄊㄨˊ ㄉㄨˊ ㄈㄨˋ ㄕㄨ

繁体徒讀父書

感情徒读父书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读死书。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徒读父书的意思解释、徒读父书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国学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缝衣浅带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一夕一朝 同“一朝一夕”。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自己人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寸步不离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遗形藏志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夫唱妇随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朝令夕改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营私舞弊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东扶西倒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危急关头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自命不凡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抱恨黄泉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有血有肉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热气腾腾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