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梭之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投梭折齿”。
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例子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虽遭投梭之拒,而未能忘情者也。”
基础信息
拼音tóu suō zhī jù
注音ㄊㄡˊ ㄙㄨㄛ ㄓ ㄐㄨˋ
感情投梭之拒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男女之间。
近义词投梭折齿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学贯中西(意思解释)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释)
 - 水至清则无鱼(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牝鸡司晨(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服气吞露(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破釜沉舟(意思解释)
 - 近在咫尺(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学无止境 |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 惨不忍睹 |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 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