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典忘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出处《左传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例子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免得出现数典忘祖的笑话。
基础信息
拼音shǔ diǎn wàng zǔ
注音ㄕㄨˇ ㄉ一ㄢˇ ㄨㄤˋ ㄗㄨˇ
繁体數典忘祖
正音“数”,不能读作“shù”。
感情数典忘祖是贬义词。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
辨形“典”,不能写作“点”。
谜语算经遗记冲之率
近义词崇洋媚外
反义词饮水思源
英语forget one's own origins
俄语забывáть о предках
日语物の本源(ほんげん)を忘れること
德语seine Vorfahren vergessen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太岁头上动土(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释)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抗尘走俗(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声色狗马(意思解释)
- 置之度外(意思解释)
- 一网打尽(意思解释)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释)
- 惩恶劝善(意思解释)
- 不好意思(意思解释)
- 大显神通(意思解释)
- 尔虞我诈(意思解释)
- 连篇累牍(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难言之隐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一轨同风 |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
新仇旧恨 |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