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之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役:供职。臣下对君王应尽的职责。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少仪》:“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谄,谏而无骄,怠则张而相之,废则帚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
基础信息
拼音shè jì zhī yì
注音ㄕㄜˋ ㄐ一ˋ ㄓ 一ˋ
感情社稷之役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比翼鸟(意思解释)
- 钜学鸿生(意思解释)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释)
- 国士无双(意思解释)
- 经纬万端(意思解释)
- 地平天成(意思解释)
- 好来好去(意思解释)
- 纲举目张(意思解释)
- 桃花运(意思解释)
- 老朽无能(意思解释)
- 不绝于耳(意思解释)
- 照猫画虎(意思解释)
- 烟波钓徒(意思解释)
- 酒肉朋友(意思解释)
- 手足无措(意思解释)
- 油嘴滑舌(意思解释)
- 风吹草动(意思解释)
- 百里挑一(意思解释)
- 波光粼粼(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