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显山露水 |
比喻出名,显露才能。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