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乎不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刚强坚决,不可动摇。
出处《周易 乾》:“确乎其不可拔。”
例子唐·韩愈《颜子不贰过论》:“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
基础信息
拼音què hū bù bá
注音ㄑㄩㄝˋ ㄏㄨ ㄅㄨˋ ㄅㄚˊ
繁体確乎不拔
感情确乎不拔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确固不拔
英语firm and unshakabl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意思解释)
- 改过迁善(意思解释)
- 释车下走(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列风淫雨(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 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 有去无回 |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