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应外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祁山战邓艾》:“忽报有内应外合之兵,蜀军溃散。”
例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我等不若密通无知,内应外合,事可必济。”
基础信息
拼音nèi yīng wài hé
注音ㄋㄟˋ 一ㄥ ㄨㄞˋ ㄏㄜˊ
繁体内應外合
感情内应外合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相互配合。
近义词里应外合
反义词孤立无援
英语act the part of a Trojan Hors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期颐之寿(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走马观花(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饱学之士(意思解释)
- 将错就错(意思解释)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释)
- 奇技淫巧(意思解释)
- 二缶钟惑(意思解释)
- 泣不成声(意思解释)
- 来情去意(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帮倒忙 |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
一轨同风 |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
铺张浪费 | 铺张:讲排场。过分地讲究排场;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
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