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罚敕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出处《周易 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例子然后明罚敕法,以肃理官,克厌天心,慰塞人事。《晋书·郭璞传》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fá chì fǎ
注音ㄇ一ㄥˊ ㄈㄚˊ ㄔˋ ㄈㄚˇ
繁体明罰勅灋
感情明罚敕法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治政。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一夕一朝(意思解释)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浪迹江湖 |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
挂冠归去 |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
息兵罢战 |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