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人之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掠:夺取;美:美名。夺取别人的成绩、荣誉归己所有。
出处宋 王楙《野客丛书 龚张对上无隐》:“异时,汤见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以宽对,不掠人之美以自耀。”
例子我不能掠人之美,《生活》周刊并不是由我创办的。(邹韬奋《二十年来的经历 现实的教训》)
基础信息
拼音lüè rén zhī měi
注音ㄌㄩㄝˋ ㄖㄣˊ ㄓ ㄇㄟˇ
正音“掠”,不能读作“lüě”。
感情掠人之美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形“掠”,不能写作“略”。
近义词冒名顶替、夺人之美
反义词成人之美
英语claim credit due to others
德语sich mit fremden Federn schmücken(Verdienst und guten Ruf anderer für sich beanspruchen)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浑然一体(意思解释)
- 功亏一篑(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风流才子(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拆东墙补西墙(意思解释)
- 神不知鬼不觉(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十万火急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
李代桃僵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眼空一世 |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