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忧喜交集 |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