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谐辞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言辞诙谐敏捷。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xié cí gěi
注音ㄎㄡˇ ㄒ一ㄝˊ ㄘˊ ㄍㄟˇ
繁体口諧辭給
感情口谐辞给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药石无效(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流离琐尾 |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