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首奋臂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抬起;奋臂:有力地高举手臂。形容精神奋发。
出处宋·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何暇举首奋臂,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
基础信息
拼音jǔ shǒu fèn bì
注音ㄐㄨˇ ㄕㄡˇ ㄈㄣˋ ㄅ一ˋ
繁体舉首奮臂
感情举首奋臂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老实巴交(意思解释)
 - 师心自是(意思解释)
 - 老奸巨猾(意思解释)
 - 风驰电掣(意思解释)
 - 锲而不舍(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 严阵以待 |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