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仁弃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基础信息
拼音jué rén qì yì
注音ㄐㄩㄝˊ ㄖㄣˊ ㄑ一ˋ 一ˋ
繁体絶仁棄義
感情绝仁弃义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无为而治。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暴发户(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空谷传声(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时易世变(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陌路相逢 |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 
| 久假不归 | 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 
| 阿娇金屋 |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又称“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 角巾东路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 滥用职权 |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 
| 泣不成声 |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