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月明如水 |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样。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个人主义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缘悭分浅 |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