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笔丽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诗文笔力雄健,词藻华丽。
出处唐·源直心《议释道不应拜俗状》:“枢纽经典,畴咨故实,理例锋颖,词韵膏腴,则司戎之称鸿笔丽藻矣。”
例子必资乎鸿笔丽藻,刻乎贞金翠珉,然后可以充足人天,发挥龙象。唐·李商隐《上河东公启》
基础信息
拼音hóng bǐ lì zǎo
注音ㄏㄨㄥˊ ㄅ一ˇ ㄌ一ˋ ㄗㄠˇ
繁体鴻筆麗藻
感情鸿笔丽藻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或作文。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离心离德 |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蠢蠢欲动 |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谦受益,满招损 |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