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国百里的成语故事


蹙国百里

拼音cù guó bǎi lǐ

基本解释蹙:缩;国:国土。指丧失国土或边疆。

出处《诗经·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暂未找到成语蹙国百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蹙国百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博学多闻 《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道骨仙风 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丑声远播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胆寒发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今来古往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成竹在胸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白发苍苍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