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之储的成语故事


九年之储

拼音jiǔ nián zhī chǔ

基本解释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出处《淮南子 主术训》:“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


暂未找到成语九年之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九年之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名鼎鼎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满腹经纶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将功补过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废书而叹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稳操胜券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
形影相吊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粗服乱头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吴头楚尾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春去冬来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不然,厉兵秣马,春去冬来,使贼兵疲于奔命,俟其势衰,收之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