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事已的成语故事


盖棺事已

拼音gài guān shì yǐ

基本解释盖:遮盖;已:停止。人死了,事情才算完结。泛指终身坚持或追求某种事业。

出处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暂未找到成语盖棺事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盖棺事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丑声远播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荒淫无耻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和风细雨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目不转睛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九霄云外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死对头 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现在他们怕我们防得厉害,犯不着为这点小事,做成个死对头。”
胡子拉碴 老舍《骆驼祥子》:“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