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落井的成语故事


避坑落井

拼音bì kēng luò jǐng

基本解释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出处《晋书 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暂未找到成语避坑落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避坑落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天经地义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动天地,感鬼神 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风言影语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鲰生,何忌何惜!”
丑声远播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将功补过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化鸱为凤 语出《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安步当车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风俗人情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己溺己饥 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