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乐融融的成语故事

拼音qí lè róng róng
基本解释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其乐融融的典故
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儿子郑庄公赏赐食物给颍谷护卫长官颍考叔,颍考叔把食物留给他母亲吃,庄公十分感动,因为他与母亲姜氏有不到黄泉不相见的誓言,颍考叔帮他出主意要他们挖地道,在地道内有泉水的地方相见,庄公感慨地说其乐融融。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其乐融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死灰复燃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
卑谄足恭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
令人神往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
喟然长叹 |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掉以轻心 |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
昂首挺胸 |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材轻德薄 |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
简明扼要 |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十全大补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