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恩断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例子你难道舍得割恩断义吗?
基础信息
拼音gē ēn duàn yì
注音ㄍㄜ ㄣ ㄉㄨㄢˋ 一ˋ
繁体割恩斷義
感情割恩断义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反义词生死与共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意思解释)
 - 轮焉奂焉(意思解释)
 - 掉以轻心(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强颜欢笑(意思解释)
 - 风卷残云(意思解释)
 - 拔毛连茹(意思解释)
 - 钜学鸿生(意思解释)
 - 来因去果(意思解释)
 - 援笔立就(意思解释)
 - 指手画脚(意思解释)
 - 三月不知肉味(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 十八层地狱 |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