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名成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发:显现。发扬名声,成就事业。
出处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一抵京师就明经试,退曰:‘此不足发名成业。’”
基础信息
拼音fā míng chéng yè
注音ㄈㄚ ㄇ一ㄥˊ ㄔㄥˊ 一ㄝˋ
繁体發名成業
感情发名成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
近义词功成名就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祸绝福连(意思解释)
- 费尽心思(意思解释)
- 悬而未决(意思解释)
- 离经辨志(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