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