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例子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一章:“虽然多花了些银子,但总算不辱使命。”
基础信息
拼音bù rǔ shǐ mìng
注音ㄅㄨˋ ㄖㄨˇ ㄕˇ ㄇ一ㄥˋ
感情不辱使命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完成使命。
近义词不负众望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高蹈远举(意思解释)
- 改过迁善(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释)
- 无恶不作(意思解释)
- 破釜沉舟(意思解释)
- 黯然神伤(意思解释)
- 皮松肉紧(意思解释)
- 神魂颠倒(意思解释)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意思解释)
- 尔虞我诈(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淆是非 |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魂飞天外 |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息息相关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