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走马观花 |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