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生气勃勃 |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
枭首示众 |
斩首悬示于众。 |
脑瓜不灵 |
指人不聪明,思想转不过弯来。 |
古为今用 |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丹书铁契 |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蹊田夺牛 |
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毛骨悚然 |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
合而为一 |
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个。 |
举不胜举 |
举:列举;不胜:不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很多。 |
十年寒窗 |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
发指眦裂 |
头发向上竖起;眼眶也裂开。形容极度悲伤;愤怒。 |